建筑幕墻的防雷裝置之接閃器
建筑幕墻的防雷裝置:
建筑幕墻的防雷裝置主要包括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在建筑幕墻的防雷設計中,應充分利用建筑物的這些裝置,將建筑幕墻豎向龍骨、橫向龍骨和建筑物防雷網接通,連成一個防雷整體,把建筑幕墻獲得的巨大雷電能量,通過建筑幕墻的防雷系統,迅速地輸送到地下,保護建筑幕墻免遭雷電破壞的作用。
接閃器:接閃器是直接接受雷擊的避雷針、避雷帶、避雷網,以及用作接閃的金屬屋面和金屬構件等。建筑幕墻常用的防雷裝置的接閃器,通常是采用直接裝設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針、避雷帶或避雷網作為接閃器。用于作接閃器的避雷針所采用的尺寸,若按熱穩(wěn)定性檢驗,則只要很小的截面就夠了,所采用的尺寸主要是考慮機械強度和防腐蝕問題,避雷針宜采用圓鋼或焊接鋼管,其直徑不應小于下列數值:針長1m以下,圓鋼為12mm,鋼管為20mm;針長1-2m,圓鋼為16mm,鋼管為25mm;而對作接閃器的避雷網和避雷帶宜采用圓鋼或扁鋼,優(yōu)先采用圓鋼, 圓鋼直徑不應小于8mm,扁鋼截面不應小于48mm2,其厚度不應小于4mm。在同一截面下,圓鋼的周長比扁鋼的小,其與空氣的接觸面也小,受空氣腐蝕相對也小,此外,圓鋼易于施工,材料易得,所以,建議優(yōu)先采用圓鋼。
建筑幕墻接閃器布置時,對于第一類防雷的建筑物,避雷網網格尺寸不大于5x5m(或6x4m);第二類防雷的建筑物,避雷網網格尺寸不大于10x10m(或12x8m);第三類防雷的建筑物,避雷網網格尺寸不大于20x20m(或24x16m)。
在建筑幕墻設計時,我門通常是將建筑幕墻頂部女兒墻的蓋板部分,有目的地把它設計成幕墻接閃器,因為該部分處于建筑幕墻的頂部,常用3mm鋁單板(或4mm鋁塑板)做為蓋板。我們知道,鋁板是一種良好的導體,其電場強度很大,當它沿建筑物女兒墻的頂部分布時,雷電先驅很自然地被吸引過來,是雷擊率最大的部位,從而起到接閃器的作用。這樣,幕墻接閃器接受到的雷電流,就可以通過幕墻女兒墻的避雷均壓環(huán)和防雷引下線,安全地把雷電流引到建筑物的防雷網,并導通到接地裝置,達到避雷的作用。
(圖:建筑幕墻頂部女兒墻防雷節(jié)點圖)
如圖:用屋面板作接閃器節(jié)點圖
如圖:屋面防雷大樣圖
建筑幕墻頂部的接閃器,通常只能防頂層直擊雷,對于防側向直擊雷,主要是在建筑幕墻的層間部位,每隔三層設置一圈閉合的均壓環(huán),均壓環(huán)可用直徑12mm鍍鋅鋼筋(或采用40x4鍍鋅鋼板)焊接而成,然后通過引下線引到接地裝置。均壓環(huán)的設置,對于第二類防雷的建筑物,均壓環(huán)環(huán)間垂直距離不應大于10m, 引下線的水平距離不大于10m。
對于金屬屋面的建筑物, 普通的金屬屋面的防雷處理是在屋面板上設置網格狀避雷帶作為接閃器,這種做法會影響屋面的美觀性,同時由于固定避雷帶需要在屋面板上打螺釘,增加了漏水隱患。如今, 越來越多的金屬屋面建筑物,不單獨做接閃器,而是利用建筑物其本身屋面作為接閃器,通定網格交叉點設置引下線,將電流引至底板,由底板傳至結構主檁條,形成避雷體系,并與主體結構防雷體系可靠的連接。當利用建筑物本身屋面作為接閃器時應符合下列要求:金屬板之間采用搭接時,其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00mm;金屬板下面無易燃物品時,其厚度不應小于0.5mm;金屬板下面有易燃物品時,其厚度,鋼板不應小于4mm,銅板不應小于5mm,鋁板不應小于7mm;金屬板無絕緣被覆層。屋面板滿足上述所有條件時,可以將屋面板作為接閃器,從而大大地使整個屋面更加整潔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