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工程處理要細化,不同部位施工要熟記
鋼筋工程中會涉及到不同部位的鋼筋施工,應采取正確的施工方法進行操作,以確保工程結(jié)構的質(zhì)量。下面整理不同部位鋼筋施工質(zhì)量要點,一起來看看吧。
一、基礎
1、基礎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按設計要求,且不應小于40mm,若無混凝土墊層,則不應小于70mm。
2、基礎鋼筋網(wǎng)綁扎時,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須每點扎牢,且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綁扎,但兩者均須保證受力鋼筋不產(chǎn)生位移。
3、獨立柱基礎為雙向鋼筋時,其底面短邊的鋼筋應放在長邊鋼筋的下面,且此時的鋼筋網(wǎng)須將全部鋼筋相交點扎牢。
4、基礎底板采用雙層鋼筋網(wǎng)時,應在上層鋼筋網(wǎng)下設置鋼筋撐腳或混凝土撐腳,且每隔1m放置一個,以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
二、梁
1、梁綁扎完畢后,應及時墊底部保護層墊塊(一般為大理石墊塊),且墊塊應墊在箍筋與主筋交點處。
2、梁柱節(jié)點處鋼筋密集,綁扎梁筋時先插底筋,然后綁扎柱箍筋,再插梁上鐵。
3、主筋、腰筋與箍筋交點處均須綁扎牢固,上下排絲扣方向相反,以保證梁骨架不變形。
4、綁扎接頭承受外力比較薄弱,因此應將綁扎接頭放在構件應力較小的截面中,如簡支梁應將受拉鋼筋接頭放在梁兩端1/4的范圍內(nèi),且與彎曲處的距離應不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
三、墻
1、采用雙層鋼筋網(wǎng)時,應在兩層鋼筋之間設置撐鐵(鉤),以固定鋼筋間距。
2、內(nèi)、外墻的鋼筋網(wǎng)綁扎時,水平鋼筋均應在主筋外,且鋼筋有90°彎鉤時,其彎鉤應朝向混凝土內(nèi)。
3、測量工放線完畢后,應先根據(jù)墻(柱)邊線及控制線將主筋按1:6打彎,調(diào)整到位后再進行箍筋的安裝和綁扎。
4、墻(柱)鋼筋在綁扎前,均必須要求在墻周圍搭設高凳,所有操作人員均必須在高凳上進行施工,以確保鋼筋綁扎時的人員安全。
四、柱
1、縱向鋼筋的彎鉤應朝向柱心,且應在柱內(nèi)設置定位卡或定位箍,以保證位置調(diào)整后不再變形。
2、下層柱的鋼筋裸露部分應采用工具式柱箍收進一個柱筋直徑,以利用上層柱的鋼筋搭接。
3、若柱截面有變化,則其下層柱鋼筋的露出部分須在綁扎梁的鋼筋前進行準確收縮。
4、現(xiàn)澆柱與基礎連接用的插筋須固定牢靠,位置準確,以免造成柱軸線移。
五、板
1、板鋼筋綁扎前應按下部鋼筋間距要求劃線,且用墨斗彈成方格網(wǎng),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
2、板上部的負筋應防止被踩下,尤其是雨篷、挑檐、陽臺等懸臂板,應嚴格控制負筋位置,并按要求放置墊塊及馬凳,以免拆模后斷裂。
3、馬凳筋禁止直接安裝在模板面上,應安裝在板底筋上,且在安裝馬凳筋位置的板底筋十字部位應墊好板底筋的保護層墊塊。
4、雙層鋼筋網(wǎng)應在上層鋼筋網(wǎng)下面應設置鋼筋撐腳,以保證鋼筋位置正確。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