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式幕墻節(jié)點設計存在哪些問題(4)
本文接上文《單元式幕墻節(jié)點設計存在哪些問題(3)》
8、單元立柱的膠條未考慮系統(tǒng)的氣密性及水密性
單元板塊之間通過對插形成密封,其氣密性與水密性主要還是通過密封膠條與單元立柱之間的相互連接產(chǎn)生作用。如圖11 所示,由于膠條的加工、安裝及單元板塊現(xiàn)場安裝過程中出現(xiàn)的誤差等原因,最外層的膠條相互之間的密封性能會減弱,同時影響了整個幕墻系統(tǒng)的氣密性及水密性能。因此,第一層的披水膠條應采用圓形(如圖10),且其截面應加大,以能滿足連接功能,在單元板塊對插后,膠條相互之間擠壓形成第一層而且很重要的密封層。
9、未考慮單元板塊對插后的防滲漏措施
單元式幕墻,單元間采用對插式組合構件時,縱橫縫相交處應采取防滲漏封口構造措施。為了適應單元間的伸縮位移和便于拆卸,目前單元式幕墻的單元間多采用對插式組合桿件,相鄰單元板塊縱橫接縫處的十字形部位(圖12),容易出現(xiàn)內(nèi)外直通的情況,所以應采用防滲漏封口構造措施。通常,對插構件的截面可設計成多腔形式,單元間的拼接縫隙采用橡膠密封條等封堵措施和必要的導排水措施(如圖2、圖4、圖5)。
10、對插后未采取措施連接兩單元板塊
目前,由于建筑上的要求,單元板塊的高度并非與結構層處于同一標高(雖然板塊的實際高度一般與建筑層高一致,但有的板塊會上升突出結構,下部與下單元板塊對插固定),在單元板塊對插完成后,板塊之間未采用相應內(nèi)插件(普遍稱之為集水槽)連接兩個單元板塊(即板塊對插后雖然有內(nèi)插件,但內(nèi)插件不連通兩單元板塊,板塊之間只注密封膠防水,如圖13)的做法不利于板塊承受風荷載及地震作用。這樣設計出的單元系統(tǒng)存在防排水問題及不利于承受風荷載作用,建議在單元板塊對插后相互之間采用集水槽(內(nèi)插件)連接固定(如圖14)。
后續(xù)文章請見《單元式幕墻節(jié)點設計存在哪些問題(5)》。